癲癇,一個近年來發病率明顯上升的疾病,癲癇患者日益增加,其中留守兒童患病的幾率也增大。據統計,我國目前有900萬癲癇病人,其中兒童癲癇患者占有大多數,他們中的大多數處于經濟欠發達、醫療資源短缺的中西部地區,而在這些地區的孩子幾乎都是留守兒童。
活潑愛笑的她最終去了天堂
六個月大的李某,是運城某村留守兒童中的一員,對于連爸爸媽媽都不會喊的她,父母早已蛻變為一年才露個臉的陌生人。因父母外出打工于三個月前被留與爺爺奶奶同住,留守爺爺奶奶身邊的她最終患上了嚴重的癲癇病。一個月前,原本聽話愛笑的李某突發高燒,爺爺奶奶帶其去看醫生并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了退燒藥,退了燒的李某再一次露出了笑臉。可是沒過幾天李某再一次高燒,爺爺奶奶像上次一樣喂了其退燒藥,并無效果。就這樣持續高燒了一天后孩子竟然開始點頭、搖頭,爺爺見狀立馬帶孩子去了當地醫院,慶幸的是燒終于退了,可是孩子卻成了點頭娃娃,醫生告其可能是高熱驚厥引發了癲癇病,需要去專科醫院進行檢查確診。
但是忙于農活的爺爺奶奶并沒有立馬帶孩子去檢查。直到6月16日,孩子再一次高燒、低燒,整整持續了兩天,最后高燒不退的李某開始不停的抽搐起來,最后在當地醫生的建議下,爺爺奶奶這才匆忙將孩子送往市里的大醫院急救,可是因為沒有及時就診,孩子就這樣過世了。

數百萬的留守兒童易患癲癇病
“據近年的研究報告顯示,留守兒童患癲癇病的患病幾率明顯高于其他兒童。我國的癲癇患者約占全世界癲癇患者的1/5左右,在這些癲癇患者中,兒童占有相當大的比例,一般約占有全部癲癇患者的2/3左右,起病年齡最小者為3歲,以12~14歲少年居多”。2008年曾發布《全國農村留守少年兒童狀況研究報告》,報告中顯示我國農村留守少年兒童總數約5800萬人。現今,留守兒童的問題逐漸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,正是由于日常疏于照顧,導致留守兒童患病幾率的增加。
山西太原癲癇病醫院院長王文生指出:像李某一樣患上癲癇疾病的留守兒童并不少。因為父母出外打工后缺乏關愛,農村大量“留守兒童”容易出現心理發育乃至健康上的問題。癲癇發作就是突出的表現,“抽搐”發生在一個小小身軀上真的很嚇人,眼睜睜的看著癲癇在這些留守兒童身上“施虐”這讓我們怎么能不心疼呢。那么,作為留守兒童的父母,你們如果外出打工,務須妥善安排留守兒童的生活;要盡量抽出時間,常回家看看,經常給孩子打打電話,及時了解他們學習、生活、心理上的變化,避免其出現成長危機和道德失范等問題。因此,家長應注意孩子三大方面的心理素質培養,一是自信心的培養,二是抗挫折能力培養,三是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。
最后王文生院長表示,我們一定要從行動上真正做到關愛留守癲癇患兒,醫院將為廣大經濟困難的他們提供醫療援助。關愛癲癇患兒,關注留守兒童,為他們盡一份力。讓我們攜手為這些孩子建立一個健康溫暖的家,讓他們不再孤單!
責任編輯:李小玲